世界卫生组织设立每年3月的第3周为世界青光眼周,旨在通过多种宣传途径,让公众多了解青光眼知识,提高对青光眼的认识,达到防治青光眼的目的。2020年3月8日-14日是第十二个世界青光眼周。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致病主要风险因素,是全球第二位致盲性眼病。
青光眼发病的常见症状为眼胀、眼痛、畏光、流泪、头痛、视力锐减等。青光眼的临床分型包括先天性、继发性和原发性三种类型,其中原发性青光眼是主要的类型,原发性青光眼又可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青光眼发病迅速、危害性大,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急性闭角青光眼,常合并恶心,呕吐,发热,寒战及便秘等,少数病人可有腹泻发生,慢性闭角青光眼,常伴有视蒙,虹视,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失明。
目前中国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3%,致盲率约30%。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2100万的青光眼患者,产生近630万盲人及1000万的视觉残障人士,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近期厦门大学厦门眼科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旭阳教授带领的团队发表了文章《C3transferase-expressingscAAV2 transduces ocular anterior segment tissues andlowersintraocular pressurein mouse and monkey》(Molecular Therapy: Methods &Clinical Development Vol. 17 June 2020 ),报告了其团队在青光眼的基因治疗药物研发领域最新进展。
眼压高是引发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刘教授团队研究使用AAV载体来进行转导C3转移酶以降低眼压(IOP)从而治疗青光眼,这是关于使用基于AAV的载体通过能够改变细胞结构和组织学并降低IOP的基因转导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TM的第一份报告。报告显示,在对小鼠和猴子进行角膜颞侧前房穿刺注射重组病毒载体scAAV2-C3后,都导致了小梁网的形态改变和眼压降低。报告同时指出了角膜水肿的副作用,经报告内分析认为角膜水肿是由于C3转基因表达引起的,而非载体本身引起,且眼压和角膜水肿程度呈正相关。
上图为scAAV2-C3载体的详细结构及scAAV2-C3在人小梁网细胞中表达效果
刘教授团队曾于2018年做过的使用慢病毒转导C3的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慢病毒转导C3可实现表达并降低大鼠的IOP,但大鼠体内C3表达在42天后消失,而本次使用scAAV2介导C3基因治疗的表达期长达10个月以上。
这不仅是首次使用AAV载体有效转导猴小梁网的报道,其表明这种候选基因药物scAAV2-C3可以改变细胞结构和生理机能,且报告指出,且如能改善角膜水肿现象,scAAV2-C3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青光眼基因疗法。
北京五加和团队作为病毒制备合作方完成了实验使用的重组病毒载体scAAV2-C3和scAAV2-EGFP的制备工作。
北京五加和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是长期致力于病毒载体技术创新研发和基因治疗药物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北京经开区中试基地。公司业务涵盖从早期研发、新药临床试验申报(pre-IND)的基因药物制备,全方位为基因治疗领域客户提供从工艺开发、小试、中试、临床样品生产的一体化CDMO解决方案。